对于这种雨后春笋般的24小时的价格不太贵的小gym,只有一个暗搓搓的建议:请必备框架深蹲架,以及足够的杠铃片~~
上网查了查乐刻的一些信息,只能做个推理分析,没去过,也没深入研究,不一定准,勿喷。
(来源: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:韩璐 发布时间:2015-07-08)
通过这两个链接,看个十分钟,有一些商业分析能力的人基本就明白乐刻的模式与情况了。我的分析与推理如下:
由前阿里巴巴员工与若干前金仕堡健身房的教练一起开的,很可能拿到了一笔天使投资。试水杭州银泰店后,在半年内较为快速复制,开设了5个店(但北上广一线城市没能开起来)。目前未盈利,甚至亏空有点大,为生存与发展想拿融资,向其他城市铺点,继而开始收加盟管理费以及开展健身平台业务(健身uber),甚至染指大健康产业。
1.目前乐刻的课程负责人是前舒适堡健身的教练,而且他们的第一个店就开在杭州城西银泰舒适堡不远(而且和那个舒适堡差不多同期开)。明显就是舒适堡的教练不满足受别人盘剥,与前同样野心满满的前阿里员工接上了头,跳出来和老东家对着干嘛。他们自称是门口的野蛮人,准确的说是舒适堡门口的野蛮人。
2.盈利与否:拿他们首店来说吧,我估计月租金加水电物业在20000(不能洗澡,水电开销不会太大),固定人员工资10000(平时两人,还有一人人轮班),教练课时费(团课与私教,团课算每节100,200节。每月99的卡,私教课不会多,单价也低,总共私教课报酬算5000)25000,装修与设备折旧10000,营销与管理费用10000,总计75000元。综合考虑课程设置、地段、淡旺季、价格、店面积等因素,算他们平均每月卖月卡四百余人次,收入40000元;私教课等其他课程收入15000元;售卖物品等其他收入5000元,总收入60000,月亏15000元。六个店算,.那就是9万,何况其他店的生意很可能不如银泰首店。
不过乐刻明显不是指望线下店盈利过日子的,作为互联网创业团队,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将来做平台与获得进一步融资,再做大,再融资,O2O企业的常规路线O里不算多,相比**时代——几乎没有盈利,烧钱一年多(养了一大帮视频团队、运营人员、编辑、程序员,光工资开销每月就得几十万)来说,担子要轻多了。
去年国家说要大力发展体育健身产业,再加上互联网创业大爆发,健身产业一下子多了许多O2O玩家,其中做平台的不在少数,但平台真不是这么好做的,去年宣传一时的几个99俞元场馆打包平台,近年必会倒几家。不过只要资本在,总会有猪不断起飞的。
本人与乐刻没有任何竞争关系,只是闲来无事码字若干,数据也不一定准,看看就好,不要认真。
乐刻我比较熟悉,从第一家银泰店开始我就关注他们,也在那里教过两个妹子。认识其中的一个前阿里出来的创始人。
1.乐刻总体来说,应该是还处于烧钱阶段的,但是某些店是微微盈利的。拿我比较熟悉的运河上街店和水晶城店来说,平均每家店的会员数量在500+,而这两家店的租金并不高,所以是盈利的。而西溪诚品店因为选址的失败,导致了只有200出头的会员量,肯定是亏损的。
2.乐刻主打的是莱美课程,操课教练还是很尽职,也比较专业。起码我见的几个诸如nick等人,水平是不错的。但是私教水平我就呵呵了,只能说是小学生水平╮(╯_╰)╭
3.1 价格便宜,99包月别说杭州了,就是三线城市都是一个很适中的价格。对于学生党和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吸引力是巨大的
3.2 操课为主 这点和商健不一样,乐刻的自由力量区非常小,有几个店只有一个史密斯机,运河店有轮胎和阻力橇,水晶城店有框式深蹲架,不过据说其他店的器械在慢慢更新。
但是乐刻很聪明,他们知道绝大部分人是运动小白,需要带着练。但是私教很贵,又不是年轻人可以承受的,所以就主打莱美的操课,教练带着你玩,带你装逼带你飞。
3.3 社群文化 乐刻每家店都有会员的微信群,大家一起约课(乐刻的课程从早到晚都有,需要通过微信开发的约课功能预约),一起训练,甚至有会员在里面卖健身餐,卖的还不错。
看到这里,是不是有点像CrossFit?乐刻应该是借鉴过CrossFit的社群文化理念。他们明白,一个人练是枯燥的,而且不会练的话,更是会让大部分人流失掉。所以让大家形成一个圈子,一起来练,持久性更好。
3.4 课程丰富 乐刻每家店的课程不少,有瑜伽,有搏击操,有拉丁舞等等。反正总有你喜欢的课程,而约课模式,会让大家每天都记着抢课,有点像网游的那种勾人的意思。我和很多乐刻会员聊过,他们都觉得这样运动好玩有趣,自己也能跟得上,起码身体通过运动变得健康了。这就是为什么乐刻的会员黏性做的非常好的原因。
3.5 装修以及其他细节 乐刻的装修比较时尚,和商健的传统风格不太一样。另外配备了葡萄糖,药品绷带等等,免费给会员使用,还是比较贴心的。每个店的工作人员也不错,起码基本素质是有的
乐刻一出来,就引起了我的注意。其实我反而觉得这种经营模式是可以持续的,因为运营成本小,能盈利,只是盈利能力会比较低,毕竟价格便宜╮(╯_╰)╭
不过乐刻的教练整体水平是不行的,这个将会成为乐刻的最大短板。而随着店越来越多,这种短板就愈发的明显。这点和杭州最大的工作室andyfit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andyfit的老板前段时间还专门去北京进修王卫星教授的课程,但是乐刻的教练除了莱美的那些课程外,基础理论非常的不扎实。
如果乐刻不解决教练问题(其实也是他们教练合伙人水平问题),那么它能走多远,还不好说。
2015年是O2O健身模式的元年,国内兴起了一批ClassPass模式的追随者,用户每月花99元就能去所有合作健身房健身,但是同个健身房每月去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。该模式在美国取得了成功,2015年1月,ClassPass获得4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,同年11月又拿到了Google的3000万美元战略投资。
一时间,光猪圈、全城热炼、小熊快跑、蜂狂运动等健身平台成为资本的宠儿,融资金额也突破亿元大关。这些新型健身业态打着“颠覆年卡、没有会籍顾问”的口号,试图给用户带来的改变。但在2015年,这群“新生儿”却有些营养不良,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于传统健身房的大规模。
之后的两年内,消费升级开始被人们挂在嘴边,O2O健身也重获生机。总部位于杭州的乐刻运动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家互联网O2O健身平台。乐刻放弃了ClassPass,改为先从线下格局开始,先做标准化、300平方米的小型健身房,会员费99元/月(在北京则是199元/月)。
这种业态和收费模式是乐刻运动创始人兼CEO韩伟考察了N个国外模式后的决定。300平米大小的健身房,通常只有一个器械房和两个操房,目前器械房已经做到24小时开张,未来整个健身房可能都会奔着24小时自助式发展。
乐刻的健身房以自营和合作为主,合作场地包括公司的健身房或商业空间的空闲场地,而不是主要和传统健身房合作,避免受到过多来自传统健身房的压力。
2013年,37岁的韩伟在接连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市场总监、淘宝天下传媒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、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公关总监,新闻发言人后,却逐渐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生价值产生困惑:是继续待在舒适区?还是出去做更有挑战的事。
临近“四十不惑”的韩伟在经过几轮思考后选择离开阿里,赴美游学。在美国韩伟发现中美互联网公司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巨大,“人们总认为美国更开放,更自由,其实两者(中美社会)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,当时在美国看,全世界最大的机遇毫无疑问在中国,因为最蓬勃的市场在中国。”
恰逢共享经济爆发,北京望京成了当时的宇宙中心,在望京的大街小巷每家企业恨不得扫个码就给你十几块钱。当时的主流观点是一定要做线上、要烧钱、要抢流量。韩伟认为其中最大的三个入口是住宿、出行和运动健康。而在前两个领域,已有Airbnb和Uber两大巨头,剩下的只有运动健康。
当时这个行业不被投资人看好,主要因为中国的健身人口基数太低,大约是美国的1/3,加上传统健身房反人性的“年卡预售”模式,一位长期关注健身行业的投资人说,这个产业在中国其实不赚钱,而且这些劣势大部分人一眼就能看到。
韩伟告诉《创业邦》:“正因为这个行业很苦,别人不愿进来,也就不会出现什么团购、出行大战,行业竞争压力小很多,而且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,未来健身的人口一定会越来越多,这个行业既然没人做,那就我来做,而且还要做线下。”
韩伟回忆当时有个从美国回来的投资人问他,为什么别人都在做线上你却要做线下?为什么别人都在烧钱买流量你却要优先做盈利?这些问题放在今天显得特别愚蠢,但当时的韩伟却被问得哑口无言。
“我们(乐刻)是中国第一家做24小时、按月付费、99块包月的健身房。虽然这个模式在2015年被很多人质疑,但当时我相信是可行的。”韩伟说。
淘宝的本质是把消费者和商品串联起来,乐刻要做的是把消费者、课程、健身教练和健身房串联起来,形成一整套闭环,韩伟称之为“人、货、场”理论。健身房的盈利模式从过去到现在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变化,还是以会员卡+私教课程收费为主要的收入来源,只不过乐刻健身的O2O平台模式底层基础是“零售化”。
“人”端,乐刻推出99元包月模式,用户可在线购卡、自助预约或购买课程,实现“零推销”,净化资金运营生态。此外,用户还可在线选择锻炼时间、运动场所、健身课程、教练属性。
乐刻提供的数据显示,乐刻已拥有320万+注册用户,6000+签约教练,近500家线下门店,平均每家门店日活达300-500人次,入驻8个城市(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深圳、武汉、南京、济南、重庆),月服务辐射人群近2万人次。
“货”端,乐刻从健身小白最易入门的团操课切入,设有舞系列、动系列和静系列,并与莱美、尊巴等国际前沿课程体系达成战略合作。在教练端,乐刻拥有全职型、兼职签约型两种类型,卸下“推销卖课”重担后,教练将更专注专业技能,也可以获得更高的课时费抽成。
乐刻的教练以共享经济模式运营,有点像河狸家运营技师,教练每教一节课收一次钱。女性用户对团操课的热情远大于练器械,很快团操课中就又衍生出了C2C私教和1V4小堂课两项业务,这两项业务都以抽成作为盈利模式。
“场”端,乐刻打造的“零售化”健身房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传统健身房的缩小版,它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月卡模式带来的低获客成本,以及通过减少面积和增加智能化健身设备来提高的坪效和人效。
乐刻在保留健身房核心功能的基础上,删去前台、淋浴等功能,将每间健身房的面积缩减至350平米左右。同时,采用场地共享模式:第三方提供空间和装修,乐刻提供运营维护,节省了租金成本。
有了互联网获客,乐刻选址不愁,无需考虑闹市区或人流量,目前十几间店都开在写字楼、小区和Mall里房租便宜的地方。
中国的企业分两类,一类是自下而上的,如各种生产加工工厂,都是从小作坊一点点做起来的;另一类是自上而下的,以阿里为代表,更多是从战略上开始布局,想象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,然后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去做。出自阿里的韩伟显然受到了后者的熏陶,他从开始就要做一个覆盖全健身产业的O2O平台。
楼军是乐刻的早期投资人,ClassPass模式最火的时候,他没有投任何一个ClassPass,而是选择了第一个切入产品、在线下开健身房的乐刻。楼军研究了当时市面上所有的健身类项目,笃定健身应该在线下完成,且与教育一样,健身是“反人性”的,因此最好是在一个团队的氛围下去完成。至于所有线上社区类、内容类App,其作用是辅助线下而不是代替线下。
楼军见到韩伟时,发现他已经把ClassPass的优劣势想得很清楚了:在美国,ClassPass能跑起来是因为一线城市的线下格局比中国合理——美国健身房中70%是工作室,只有30%是大型连锁健身房,且课程丰富,ClassPass可以连接起所有课程。
而中国线下健身房同质化则过于严重,ClassPass串不起所有课程,加上健身房本身具备的两个特点——反人性和两公里商业性,ClassPass串起再多课程,用户也只会去离自己最近的一家健身房,而不会去两公里以外的任何一个。就算一座城市的ClassPass给出100家健身房可选,对用户而言也没有意义。
在见楼军之前,韩伟就已经想明白乐刻未来要成为一个平台,但既然要成为平台,前置条件必须是行业的垄断,不垄断则不能成为平台,“乍一看乐刻是个健身房品牌,但实际上我们想做一个平台入口。”
韩伟希望未来所有人想运动的时候就会打开乐刻的App,从里面能找到羽毛球、篮球、乒乓球等各类体育服务(课程、教练、场地),类似Uber在国外的地位。
为何一定要做平台?韩伟的理解是包括健身在内的所有产业大约分为三个层次:第一层是内容生产者,往上第二层是平台,最上面第三层是顶层设计。第一层类似富士康,生产1万台手机,一台挣1万,就挣1亿,又或者像汉庭一家店挣100万,十家店挣1000万,这类产业通过扩张规模去扩大,最容易理解。
再上一层是平台,平台就是BAT的逻辑,建立一个自由集贸市场,雁过拔毛,韩伟认为,如果做成的话平台会比做内容生产者更赚钱。
最顶一层是IOS、安卓、Windows这样的顶层设计。苹果之所以强大,是因为它实现了从顶层设计到平台到内容生产者的闭环。国内的大部分创业者都是内容生产者,能够往平台去发展的非常少,BAT自成平台,滴滴想做平台,美团想做平台,今日头条想做平台,乐刻,也想做平台。
2015年8月,乐刻获得IDG资本300万美金的A轮融资。2016年12月,乐刻获得由头头是道和华晟资本领投,IDG、普华、雍创跟投的1亿元人民币B轮投资。2017年10月,乐刻运动完成3亿人民币C轮融资,高瓴资本领投,上一轮的华晟资本(华兴新经济基金)、IDG资本跟投。
补充一下 评论里有朋友指出健身房选离家近是硬道理。这个我非常同意,很多人被逼无奈办连锁大店的卡也是出于这个原因。
目前就我所看到的 乐刻的选址和分店数量不具备竞争优势 而且门店内饰从图片上来看也没有大连锁们洋气,走的还是低成本模式。
按照其官方说法 乐刻在快速扩张中,如果扩张顺利还是比较有希望在分店数量上占有一席之地的(毕竟成本略低) 也能缓解目前流量过于拥堵的情况。
乐刻这种模式已经具备了英国大众健身房的雏形 计算一下价格和市民平均工资的比例大致上也是类似的,所以我对这个模式比较看好,希望能按节奏发展攻城略地吧。
最近被上海一兆韦德和威尔士这种垃圾健身房给恶心到了,这种有毒的氛围俨然已经渗透到了上海健身连锁行业的每个角落,看见乐刻这样一股清流我心甚悦。
以及 上海的金融白领对于不合理现象的容忍程度真的太高,被骗的人居然还能其乐融融和销售私教打成一片 我也是服。
乐刻这种模式在英国还是很多见的,大部分连锁健身房都是每月银行卡自动扣费,随停随开,也可以根据需求办理折扣价的年费会员,价格上非常低廉,在伦敦 凭学生证在Bettergym一年的费用是300磅带游泳池 全英国分店通用,按月缴费则是33磅一个月。非学生价贵百分之十左右。私教一堂课40磅左右 一般教练们只会简单给你介绍一次收费项目 甚至都能看到他们安利课程时的害羞脸 不要太可爱。相比于伦敦高昂的房租和生活费用,健身的成本是非常低廉的了。
24小时的健身房也基本上是这个价位 随处可见 我记不清是不是Pure Gym了,整体的空间感和自动化程度让人非常舒适,我投行的朋友经常下了班12点过去游泳加撸铁,对于这类特殊工种的人群 24小时的健身房是最佳选项了。
整体上来说 在英国的时候 健身对于我literally是一种解压和放松,合同价格清晰透明交费一劳永逸不会跟你玩花样,没有私教天天跟你叨逼叨,黑人教练看你练得不标准边rap边给你义务指导动作,经常还能和一起上拳击课的大妈聊聊家长里短。
一张嘴就会让你办5年的卡(5年之后我们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你们健身房还在不在 你有什么立场说服我让我把一万多块钱放在你们这里)
配套设施也配不上这个价格 (没有公用的泡沫轴和健身球 想用?自己买了带来! 各种器械也不全) 销售手段极度下流 嘴脸可憎。
按道理说 上海高知们对健身的需求不会低于伦敦,各种健身品牌也遍地都是,但是目前这个行业整体上都是以欺诈消费为主,营销手段行业统一。
最恶心的是付了高昂的价格办卡 销售和私教还会钻每个能找到的空子来诓你。(你有这功夫满场子跑 为什么不多撸两个铁 加强一下专业素养)
在这里健身已经不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了,我需要随时控制以防止爆发出低素质的一面。
我相信在上海健身的经历不光是我一个人觉得堵 所以乐刻这种模式在国内还是会受到大部分消费者的拥戴的。上海和伦敦的城市气质还是略有类似,所以很希望乐刻这个模式也能在这里发展起来,毕竟目前的行业乱象让消费者变成了待宰的羔羊。我之前还在想 以后有钱了自己开一家健身房 一个月200块 如果要私教带着 一个月500块 就这两种模式 每个月交钱全程透明化 没想到过两天就看到了乐刻的新闻 还是很激动的
这是一个消费者的心声 希望乐刻赶紧多快好省占领市场份额 干掉韦德和威尔士这种辣鸡。我坚持只办了一年的卡就是为了看到这一天 干巴爹。